2022有機合成路線設計和工藝優化及案例分析專題會--上海+線上同步
會議時間: 2022-04-22 至 2022-04-24結束 會議地點: 上海 +線上同步(具體地點、報名后通知,22日全天報到) 主辦單位:
|
微信掃一掃 會培動態都知曉 |
各有關單位:
企業在早期工藝研究階段,需要綜合考慮安全性、效率、雜質、成本、路線是否易于放大、原料可及性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等多種因素,如何盡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確定更優越的工藝路線,避免到中后期開發階段需要更換路線所導致的時間、成本以及申報風險,是企業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
為幫助企業研發人員選擇技術先進和經濟合理性的產品生產工藝路線, 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醫藥化工專委會于2022年4月22-24日在上海+線上舉辦“2022有機合成路線設計和工藝優化及案例分析專題會”,邀請國內“一線一流”的權威專家進行經驗分享和深入探討。望有關單位積極轉發或組織相關人員參加。
參會對象:全國制藥、精細化學品和有機合成產品的生產,科研教學,技術開發,貿易流通,以及綠色化工技術開發,催化工藝過程設計與優化,相關原輔料制備與設備和儀器儀表制造等,企事業單位的技術、科研,工程、工藝、生產、管理的負責人。
4月22日 全天報到
4月23日 09:00-12:00(茶歇20分鐘)
《藥物綠色合成》(標題、內容待更新)
一、藥物綠色合成、金屬有機化學與催化
1.化學結構與成鍵模型
2.金屬-氫、金屬-羰基、金屬-膦和金屬-烯烴的配位模型與性質
3.取代反應
4.氧化加成與還原消除
5.遷移插入
6.烯烴復分解反應
7.工業化應用案例分析
二、手性化學與不對稱氫化
1.藥物及其關鍵中間體的綠色合成和API合成行業
2.不對稱氫化—合成手性藥物的關鍵技術
3.開發不對稱氫化催化劑的方法
4.DuanPhos及其應用
5.WudaPhos及其應用
6.TunePhos及其應用
7.案例分析與潛在的應用
4月23日 14:00-17:00(茶歇20分鐘)
《中小型企業工藝研發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一、項目立項前的準備
1.項目的來源 2.項目的可行性 3.立項的必要性 4.生產工藝的獲取方式
二、生產工藝的研發過程
1.文獻的查閱 2.合成路線的確定 3.實驗室試驗 4.實驗室放大實驗
5. 工業生產小試 6.工業試生產 7. 穩定性商業生產
三、生產工藝的持續改進
1.現有工藝的持續優化 2. 新的工藝的替代 3. 新設備的使用 4. 新技術的使用
4月24日 09:00-12:00 (茶歇20分鐘)
《“源頭控制”策略下的藥物合成路線設計》
一、化學原料藥產業發展現狀與新形式下的要求
1.化學原料藥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挑戰
2.綠色可持續發展是當今化學原料藥行業的必然之路
二、 “源頭控制”策略
沈敬山教授團隊提出的“源頭控制”策略是從化學原料藥產品技術的“出生源頭”做起,以“安全、環保、簡易、低耗”為目標,研發出具有綜合競爭優勢和生命力的工藝技術,從根本上消除或減少生產安全隱患以及對人員健康和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三、合成路線設計與評估是“源頭控制”策略實施的重要開端
1.確立合理或相對合理的合成路線是開發原料藥生產技術的起始且關鍵步驟;
2.合成路線設計要統盤考慮安全、環保、成本、原輔料供應、可操作性和知識產權等各方面因素
四、“源頭控制”策略下有機合成路線設計與評估案例
4月24日 13:00-16:00 (茶歇20分鐘)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規劃合成路線ChemAIRS》
一、ChemAIRS逆合成平臺產生的背景
二、ChemAIRS的模塊化設計
1.根據不同的需求場景,對產品進行了更細的模塊化劃分
2.整合企業內部高價值的數據(電子實驗記錄本/化學砌塊等)
3.化合物報價模塊
4.針對工藝化學,給出限定步數的多樣化、全面、創新的路線設計,輔以條件篩選和優化,幫助提升工藝效率
三、ChemAIRS使用介紹
Reaxys或者Scifinder兩大工具雖然對化學家路線設計能提供幫助,但是并不能直接產生路線。而且,它們的費用也比較高。對于未知復雜的分子,它們也是無能無力的。ChemAIRS有效的解決了這個瓶頸。無論分子多么復雜,ChemAIRS在幾分鐘內都會推薦出合成路線。
四、ChemAIRS的具體案例解析及互動
借助于人工智能,通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ChemAIRS能匯集化學家的“大腦”,從而達到甚至超過人類化學家的研發能力。
例:對于某未知分子smiles: CC1=C(C=C2C3=C1CCCC3=C4C(C5CCCCN5C4)=N2)C
ChemAIRS可以在兩分鐘內給出15條以上路線。這些路線可以通過路線長短、難易程度等進行排名。每一條路線的每一步驟均附有類似參考文獻和收率,從而方便化學家快速選擇合適的路線,不需要化學家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設計路線。
主講老師:張緒穆教授,南科大坪山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化學系講席教授,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杰出青年基金(B)獲得者,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A類,深圳市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協會首席科學家。2002年獲得美國化學會ArthurC. Cope Scholar 獎,是第一位榮獲此獎的中國內地科學家。張緒穆教授長期致力于發展高效、高選擇性不對稱催化反應,利用自己原創的手性配體工具箱為技術平臺,以重大藥物合成為產業化突破口,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安全,環保,低成本,高質量的藥物綠色合成新工藝。先后成立了凱瑞斯德(蘇州)(Chiral Quest,技術產品)和凱特立斯公司(Catalys,技術平臺),已有20 多個新工藝路線投入生產,已取得依折麥布、孟魯斯特、苯福林、沙庫必曲等10多種大品種藥物新工藝路線的重大突破。
主講老師:張兆國教授,理學博士,現任國家轉化醫學重大基礎設施(上海)公共儀器平臺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化學化工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過渡金屬催化的反應以及不對稱合成的研究工作,擅長均相催化劑的設計、制備及合成,在醫藥合成,農藥合成,精細化學品合成等領域均有深入研究。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20多篇,申請專利21項。先后獲中科院百人計劃、上海市啟明星計劃、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美國Eli Lilly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上海市曙光學者,濟南市泉城學者等稱號。
主講老師:朱富強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要從事有機合成研究,在合成路線設計與工藝優化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踐行沈敬山教授團隊提出的“基于‘源頭控制’策略的綠色可持續性化學原料藥合成路線與工藝研究”理念,以“安全、環保、簡易、低耗”為目標,從產品技術的“出生源頭”做起,研發出具有綜合競爭優勢和生命力的工藝技術,從根本上消除或減少生產安全隱患以及對人員健康和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主講老師:張加生博士,2008年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后,先后在華東理工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學院從事烯烴聚合催化劑茂金屬鈦鋯催化劑和脒基鈦鋯金屬催化劑的合成工作。后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從事手性聯烯化學的合成及雙聯烯轉化的研究工作。2016年開始先后在CRO和藥企,領導多個團隊的FTE合成工作,并對喜樹堿、曲貝替定等天然產物的全合成路線進行設計及研發合成。目前就職于上海已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合成團隊的建設,有機分子的路線設計,配合算法團隊智能獲取有機分子的合成路線及自動化團隊實現有機分子合成的自動化。
會議形式:
1、理論講解,實例分析,專題講授,互動答疑
2、完成全部課程者由協會頒發培訓證書
會務費:2600元/人(會務費包括:培訓、研討、資料等);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培訓費可現場交納或提前匯款。
線上同步學習參加: 3500元每單位,可以投屏全員學習。
聯 系 人: 高老師
電 話:15376602038(微信同號)
座 機:0535-2122191
郵 箱:ctc@foodmate.net
Q Q :3416988473
①食品伙伴網將行業會議培訓信息展示于本平臺,僅供您搜索。由于會議/培訓的不確定性,有關報名等詳細情況請自行聯系組織方或主辦方進行核實。
②會議與培訓等相關活動的最終解釋權完全歸其培訓機構或主辦方所有。
活動動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