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Daucus carrot),又稱紅蘿卜或甘荀,是傘形科胡蘿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肉質根作蔬菜食用。原產亞洲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
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15世紀見于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16世紀傳入美國。 約在13世紀,胡蘿卜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并于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胡蘿卜為三回羽狀全裂葉,叢生于短縮莖上。頂端各著生一復傘形花序。異花傳粉。雙懸果,肉質根有長筒、短筒、長圓錐及短圓錐等不同形狀,黃、橙、橙紅、紫等不同顏色。胡蘿卜屬半耐寒性,喜冷涼氣候。為長日照植物。肉質根在18~20℃時發育良好。中國多于夏秋播種。
胡蘿卜營養豐富。有治療夜盲癥、保護呼吸道和促進兒童生長等功能。此外還含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生食或熟食均可。還可腌制、醬漬、制干或作飼料。
胡蘿卜為傘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根菜。
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栽培甚為普遍,以山東、河南、浙江、云南等省種植最多,品質亦佳,秋冬季節上市。
胡蘿卜供食用的部分是肥嫩的肉質直根。胡蘿卜的品種很多,按色澤可分為紅、黃、白、紫等數種,我國栽培最多的是紅、黃兩種。
按形狀可分為圓錐形和圓柱形。胡蘿卜肉質細密,質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并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
胡蘿卜的品質要求:以質細味甜,脆嫩多汁,表皮光滑,形狀整齊,心柱小,肉厚,不糠,無裂口和病蟲傷害的為佳。
營養成分
[編輯本段]
1. 益肝明目:
胡蘿卜含有大量胡蘿卜素,這種胡蘿卜素的分子結構相當于2個分子的維生素A,進入機體后,在肝臟及小腸粘膜內經過酶的作用,其中50%變成維生素A,有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療夜盲癥;
2. 利膈寬腸:
胡蘿卜含有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是腸道中的“充盈物質”,可加強腸道的蠕動,從而利膈寬腸,通便防癌;
3. 健脾除疳:
維生素A是骨骼正常生長發育的必需物質,有助于細胞增殖與生長,是機體生長的要素,對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
4. 增強免疫功能:
胡蘿卜素轉變成維生素A,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軾能,在預防上皮細胞癌變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胡蘿卜中的木質素也能提高機體免疫機制,間接消滅癌細胞;
5. 降糖降脂:
胡蘿卜還含有降糖物質,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懈皮素、山標酚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相關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更適宜癌癥、高血壓、夜盲癥、干眼癥患者、營養不良、食欲不振者、皮膚粗糙者。
食物相克
酒與胡蘿卜不宜同食,會造成大量胡蘿卜素與酒精一同進入人體,而在肝臟中產生毒素,導致肝病;
另外蘿卜主瀉、胡蘿卜為補,所以二者最好不要同食。
營養含量
每100克胡蘿卜中,約含蛋白質0.6克,脂肪0.3克,糖類7.6~8.3克,鐵0.6毫克,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1.35~17.25毫克,維生素B10.02~0.04毫克,維生素B20.04~0.05毫克,維生素C12毫克,熱量150.7千焦,另含果膠、淀粉、無機鹽和多種氨基酸。各類品種中,尤以深橘紅色胡蘿卜素含量最高,各種胡蘿卜所含能量在79.5干焦~1339.8千焦之間。
胡蘿卜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參”之稱。胡蘿卜富含糖類、脂肪、揮發油、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花青素、鈣、鐵等營養成分。美國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天吃兩根胡蘿卜,可使血中膽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蘿卜,有助于預防心臟疾病和腫瘤。
中醫認為胡蘿卜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補肝明目、清熱解毒、壯陽補腎、透疹、降氣止咳等功效,可用于腸胃不適、便秘、夜盲癥(維生素A的作用)、性功能低下、麻疹、百日咳、小兒營養不良等癥狀。
胡蘿卜富含維生素,并有輕微而持續發汗的作用,可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增進血液循環,從而使皮膚細嫩光滑,膚色紅潤,對美容健膚有獨到的作用。同時,胡蘿卜也適宜于皮膚干燥、粗糙,或患毛發苔蘚、黑頭粉刺、角化型濕疹者食用。
藥理作用
[編輯本段]
胡蘿卜
性味 味甘,性平。
成分 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及礦物質、揮發油等。
功用 健脾消食、補肝明目、清熱解毒、透疹、降氣止咳。用于小兒營養不良、麻疹、夜盲癥、便秘、高血壓、腸胃不適、飽悶氣脹等。
[麻疹] 胡蘿卜250克,荸薺250克,芫荽100克,加水適量煎湯代茶飲。日分3次服完。
[夜盲癥] 胡蘿卜500克,鱔魚肉200克,均切成絲,加油、鹽、醬、醋炒熟食,每日1次,6天為1療程。
[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高血壓、夜盲癥] 胡蘿卜250克,洗凈切片,粳米100克,同放鍋內共煮粥,調味。
[角膜軟化癥] 胡蘿卜100克,雞蛋2個。先將胡蘿卜切片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沸。雞蛋去殼,放入煮熟,食時調味,飲湯吃蛋。每日1次,7天為1療程。
[百日咳] 胡蘿卜500克,擠汁,加適量冰糖蒸開溫服,每日2次。
[氣血不足、頭暈眼花、視物昏花] 胡蘿卜250克,羊肉300克,淮山30克,生姜20克,蜜棗5個。羊肉洗凈切塊,下油起鍋用姜少許爆香;胡蘿卜洗凈,切片;淮山、蜜棗洗凈,與羊肉,生姜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時調味佐膳。
[脾胃氣虛、術后體弱、飲食欠佳] 胡蘿卜500克,生魚1條 (約300克),豬瘦肉100克,紅棗10枚,陳皮1片。將全部用料放入鍋內,武火煮沸后,文火煲半小時,調味佐膳。
[小兒營養不良] 胡蘿卜1個,每日飯后吃,連服數日。
宜忌 脾胃虛寒者,不可生食。
【胡蘿卜湯可以止瀉】500克胡蘿卜,對切開,去掉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把渣過濾。加水1000克加糖燒開即可。
養殖
胡蘿卜本來就很有營養,怎么吃都一樣
吃胡蘿卜的科學方法是:將胡蘿卜切成塊加調味品和食油,或用肉(豬肉、牛肉、羊肉)燉食,盡量不要生吃胡蘿卜。
切成塊,加調味品和食油,或用肉燉,β胡蘿卜素保存率最高。胡蘿卜生吃,β胡蘿卜素的消化吸收率最低。
有人喜歡吃胡蘿卜,覺得脆脆的,很好吃。天熱的時候,有人還喜歡把胡蘿卜切成絲做涼菜,但是,營養師說,胡蘿卜只有熟吃才營養好,而且要配給足量的油脂,烹調后熟吃。
北京軍區總醫院營養科荀曉霖說,胡蘿卜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富含β胡蘿卜素。眾所周知,β胡蘿卜素是人體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有人曾做過實驗:同量胡蘿卜三份。A組生食;B組用微量的油脂烹調后熟食;C組配給足量的油脂,烹調后熟食。A、B、C三組β胡蘿卜素的消化吸收率分別為10%、30%、90%。可見,β胡蘿卜素在體內消化吸收率與油脂配比成正比,胡蘿卜用食油烹制后食用比生食營養價值高。
還有實驗結果顯示:A組:將胡蘿卜切成片,用油炒6—12分鐘,胡蘿卜素保存率為79%;B 組:將胡蘿卜切成塊加調味品,燉20—30分鐘,胡蘿卜素的保存率為93%;C組:將胡蘿卜切成塊加調味品,加肉后用壓力鍋燉15—20分鐘,胡蘿卜素的保存率高于97%。可見,盡量減少胡蘿卜與外界空氣的接觸,可以提高胡蘿卜素的保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