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2)
不少人每天喝醋養生,是因為相信醋在口感上雖是酸性,進入人體卻為堿性食物,所以能調整血液的酸堿值,讓人不容易生病。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液呈弱堿性(約為PH7.4)。營養師指出,國外曾有少數研究發現,血液偏堿的人,身體比較健康,而偏酸的人,患疾病的風險比較高,民間也有所謂吃肉會讓體質變酸,吃蔬菜、水果、喝醋等可以調整體質,恢復到偏堿性狀態的說法。
但是,改變血液的酸堿值,真的能靠吃某些食物就能辦到嗎?
不少西方營養學家指出,目前根本找不出科學根據證明這種說法,就連中醫也不認同這種靠飲食改變身體酸堿值的論點。西方營養學認為,人體自有機制維持血液的酸堿值平衡,這牽涉復雜的酵素作用,恐怕不是只靠吃某些食物能改變的。
一般人一天吃醋的最大量是30毫升,如食用過量,會灼傷食道、腐蝕胃粘膜、還會軟化骨質,加重骨質疏松,導致骨折。醋雖然可以加強鈣質的吸收,但醋喝多了,反而有礙鈣質的代謝,損害骨頭的堅硬度,容易造成骨質疏松。
醋肯定是堿性食品,并且食用醋過多也不會引起骨質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