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燒的做法
1.把雞蛋打至起泡,加入白糖,再打至變白。加入奶粉與蜂蜜輕輕拌勻。奶粉可多可少,根據自己的口味,愚娘感覺奶粉多放一點味道比較好。再加一點溫水,讓奶粉充分融化。
2.把玉米粉和小麥粉按2:1的比例摻好,過篩(防止有小疙瘩)。
3.把面粉倒進雞蛋液,加入酵母粉和成面糊,稀稠要合適,太稀了做不成形。面糊不能用力攪,最好用長柄勺子上下挑著攪動,以免出筋(面糊出筋了就沒有松軟的口感了),調好了餳半個小時以上,以保證發酵。
4.平底鍋最好,鍋內倒油,把鍋吻一下再倒出去(又有人要笑了,呵呵)。
5.鍋熱,倒適量面糊進去,制成園餅,待一面煎好了翻身煎另一面。(煎出的兩面顏色不一樣,一面發黑,后煎的那一面是黃色的,不知道為什么,第二面怎么也煎不成黑色的。) 這個銅鑼燒看起來簡單,其實在攪面糊的過程中有很多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