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規核心要點
1. 標簽內容規范
禁用“零添加”“不添加”等誤導性用語,禁止涉及疾病預防或治療的描述。
飲料行業細化:功能性飲料(如能量飲料)需避免“提神”等模糊表述,改用科學支持的聲明(如“含電解質,幫助維持體液平衡”)。
強制標示致敏物質(如乳制品、麩質),飲料需重點標注含乳成分或堅果類添加劑。
食品名稱需真實反映屬性(例:植物蛋白飲料不得標注為“牛奶”)。
2. 生產日期與保質期
強制標示保質期到期日,鼓勵采用數字標簽(如瓶蓋二維碼)動態展示生產批次及溯源信息。
3. 營養標示升級
強制標示項目從“1+4”擴展為“1+6”(新增飽和脂肪、糖含量)。
飲料行業細化:
含糖飲料需在包裝正面(FOP)用“紅綠燈”標識警示糖含量;
兒童飲料可添加趣味圖標(如“鈣=1杯牛奶”)。
4. 其他要求
進口原料需提供中文成分報告,出口產品需適配目標國標簽法規(如歐盟過敏原標示規則)。
文字與背景對比度需顯著,小包裝飲料可采用折疊標簽或微型字體優化空間。
二、企業應對措施
1. 全面自查與合規評估
飲料行業重點:優先審核高庫存產品(如即飲茶、碳酸飲料),檢查微量添加劑(如甜味劑、香精)是否完整標示。
建立數字化標簽審核流程,嵌入AI工具自動識別違規用語(如“零糖”需替換為“無添加蔗糖”)。
2. 調整生產與宣傳策略
配方優化:
降低含糖量以滿足“三減”要求,開發低糖/無糖系列;
運動飲料可添加BCAA成分并標注蛋白質含量。
宣傳合規:
避免功能性誤導,提供檢測報告支持宣傳語(如“含維生素C,助力免疫力”)。
3. 技術升級與創新
數字標簽應用:
瓶身印刷動態二維碼,鏈接至營養成分、生產工藝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開發掃碼互動功能(如積分兌換、營養計算器)。
包裝設計創新:
采用環�?山到鈽撕灢牧�,結合“一碼多用”減少印刷成本;
出口產品設計多語言分層標簽,適配不同市場。
4. 培訓與資源整合
組織跨部門培訓(研發、法務、市場),重點解讀飲料行業特殊條款;
搭建供應鏈數字化平臺,實時同步原料成分變動,自動生成合規配料表。
三、風險防范與機遇轉化
1. 法律風險
設置標簽審核雙人復核機制,納入HACCP關鍵控制點;
預留5%包材預算應對緊急替換(如監管抽檢不合格)。
2. 市場機遇
細分市場突破:
兒童飲料:趣味圖標+營養教育貼紙;
健身飲料:突出蛋白質、電解質含量,綁定運動社群營銷。
品牌信任提升:通過數字標簽展示溯源數據,增強透明度。
四、時間規劃建議

五、未來趨勢與長期策略
1. 技術前瞻:
引入AI標簽審核工具,自動排查違規風險;
探索可變數據印刷,支持區域限定版標簽(如節日定制包裝)。
2. 可持續發展:
推廣100%可降解標簽,響應環保政策;
通過數字標簽減少紙質印刷,降低碳足跡。
六、思維導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