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交期管理,是指企業從業務接單開始到將產品交付客戶手中的時間管理。我們常說的企業之間參與競爭的三要素,其中之一就是指產品的交貨期,以及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她們是企業的生產價值實現的重要條件。而作為交期管理的銜接,生產管理的基本問題始終是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和保證交貨,是價值的實現過程,必須要通過各個部門的協作才能來實現。
那么,要想做好交期管理,充分做好與生產管理的銜接,就應先從交貨計劃的制定開始。交貨計劃是系統性管理交期的控制文件,她把不同客戶的需求信息集中轉化成了一份標準格式的可以直接傳遞給內部組織生產計劃排程的文件,是有效展開生產活動的重要依據。
制定交貨計劃,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標準化
由于我們所面向的客戶多樣化,各自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統,因此,各個客戶所要求的交期執行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是完全按訂單交期來執行,有的是提供展開的需求日程,有的干脆直接是生產計劃,形式各異,是無法直接轉入到生產計劃的編制過程的。
那就首先需要標準化格式,把所有客戶的需求信息集中轉化成便于后續編制生產計劃的統一格式,提高數據的可分享性。
2、交期確定
上面說的不同客戶有不同的交期需求方式,那么我們就要重新按約定來對客戶的交期進行最終確定。
最直接的就是完全執行訂單交期,而有的客戶在訂單發行后還會周期性的提供一份月度需求日程,要求按實際日程來執行。
當然,有的客戶甚至會提供自己的生產計劃,要求早于生產日程N個工作日進行交付。
3、數量確定
在完全按訂單交期執行交付的情況下,不僅時間,還有數量,都是要完全滿足的。
但除此之外,如果是按日程來交付的話,在交貨數量的確定方面還可以和客戶商討約定,采用整箱包裝的交付方式,既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也可以提高裝載效率,節約資源。
4、周期確定
各個客戶因為有自己的管理系統,各自的采購周期也是不同的。有的客戶發行的訂單采購周期比較長,有一個月甚至更長,還會加上N個月的預測需求,這種情況對于我們來說是最有利于生產活動的展開的,包括原料采購、設備資源組織、人力資源組織等等。
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各個企業都在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精益生產、縮短采購周期以求降低運行成本也得到了實現,F在,我們面向的很多客戶在采購周期上都進行了相應調整,兩周的采購周期被普遍應用,甚至縮短到一周。
那么充分利用客戶的預測需求并加入到交貨計劃中就事關重要,這決定了后續編制生產計劃時批量的有效確定。
5、均衡排程
目前,我們的訂單接收和交貨計劃制定都是基于無限產能的模式下進行的,因此,正常約定周期訂單是默認可以直接接受的。但是也會有個別產品因為有特殊工程或遇到客戶有短期內需求急增導致產能不足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考慮重新投入設備和人力等資源,就需要在進行產能評估后和客戶進行協商,最終制定一個可執行的均衡的交貨計劃,當然,這一過程在后續的生產管理過程中會得到充分的體現。
另外,基于物流的均衡,我們還可以適當考慮制定產品的交付周期、頻率,使現有的物流資源充分得到利用。
6、物流整合
不同客戶還有各自的地理區域性,交期管理擔當合理選擇分擔同區域的客戶,合理制定交貨計劃有利于合理共享運輸資源,降低物流運輸的成本。
7、速度
最后說一下速度,這里指的是制定交貨計劃的速度,因為最初的客戶需求信息是格式不一的,轉化為內部標準格式需要消耗很多處理時間,有時候因為制定更新交貨計劃時間過長,錯過了現場生產調整的最佳時機,而導致生產發生混亂,直接影響到了生產效率。
在這一點上,是目前我們一直面臨的難題,我們除了盡可能的提高交貨計劃更長周期內的精準度以彌補不足外,還應不斷尋求和學習更高級的管理工具和操作技能來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以幫助提高對客戶需求變更的響應速度。
總之,以快速的響應速度制定精準的交貨計劃,有益于提高編制的生產計劃具有可操作性,使得生產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這樣才能保證交貨期在整個生產管理過程中得以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