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作為致病菌,是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指示性指標。食品霉菌超標意味著食品在生產、加工、儲存或運輸過程中可能受到了霉菌的污染。霉菌超標的食品可能會產生以下問題:
。1)營養價值降低:霉菌的生長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的營養價值降低。
。2)毒素產生:許多霉菌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毒素,這些毒素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等,嚴重時甚至可能致癌。
。3)食品風味改變:霉菌的生長會導致食品顏色、氣味和味道的改變,從而影響食品的感官品質。
。4)品牌形象受損:消費者信任度降低、印象差評,銷量也隨之暴跌。
一、食品腐敗變質的主要原因
1、原料的霉菌污染
面粉、水、糖等原料中本身就可能含有霉菌,這些霉菌在烘烤過程中可能未被完全殺死,進而在冷卻過程中繼續繁殖;
2、物料不潔引發的交叉污染
①清潔消毒不徹底:生產設備、工具、容器等清潔不徹底,容易殘留霉菌及其孢子,未使用有效的消毒產品進而污染產品。
、诮徊娓腥荆翰煌a品或原料之間如果發生交叉污染,也可能導致霉菌傳播。
③車間人員消毒不徹底;
3、高濕度和水汽引起的霉菌污染
高濕度場所的霉菌污染,濕度高于85-90%的環境,霉菌會生長很快。
食品加工過程中常產生大量水汽,易造成墻壁潮濕及冷凝水形成的情況。
4、空氣流動傳播的霉菌污染
通風不暢:通風不良會導致車間內空氣流通差,增加霉菌生長的風險。
空氣中浮游霉菌:空氣中的霉菌孢子可能通過空氣流通進入車間,造成二次污染。沉降菌監控不到位,或者空氣沉降菌未有效控制。
5、冷卻及包裝車間未嚴格按清潔作業區控制
面包經過烘烤高溫后大部分微生物會被殺滅,但是如果出爐后冷卻包裝車間未嚴格按照清潔作業區控制,未有效控制霉菌微生物,未有效監控空氣菌落,那么在冷卻包裝車間會再次污染食品。
6、高濕度和水汽引起的霉菌污染
高濕度場所的霉菌污染,濕度高于85-90%的環境,霉菌會生長很快。
食品加工過程中常產生大量水汽,易造成墻壁潮濕及冷凝水形成的情況。
二、烘焙食品防霉保鮮應對策略
1、嚴格按照GB 8957-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2、沉降菌監控、定期清潔消毒
沉降菌監控:
冷卻車間是糕點面包生產中的重要環節,也是霉菌容易滋生的地方。因此,需要定期監控空氣中的沉降菌數量,以評估霉菌污染的風險。
清潔消毒:
每次生產結束后,應對冷卻車間進行全面清潔,包括地面、墻壁、設備表面等,以去除殘留的食物殘渣和霉菌孢子。使用食品級消毒劑對車間進行徹底消毒,確保無死角。
3、定期監控新風系統并消毒
定期監控新風系統中的霉菌污染情況,包括檢查新風系統的過濾器、風口等部件是否有霉菌滋生,以及使用專業的空氣檢測儀檢測新風中的霉菌孢子數量。
定期對新風系統進行消毒處理。
4、做好原料微生物把控
采購原料時,應對其進行嚴格的微生物檢測,確保原料中不含有超標的霉菌和其他微生物。
原料儲存時,應放置在干燥、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避免受潮和發霉。
先進先出原則:在原料使用過程中,應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確保先采購的原料先使用,避免長時間儲存導致霉菌滋生。
5、嚴格執行食品接觸面設定取樣計劃和監控頻率
取樣計劃:
食品接觸面包括食品加工人員的手部、工作服、手套、傳送帶、工器具及其他直接接觸食品的設備表面等。這些區域是霉菌和其他微生物容易滋生的地方,因此需要定期取樣檢測。取樣計劃應根據生產情況和車間環境來確定,但通常建議每周至少進行一次。
監控頻率:
監控頻率應根據取樣結果和車間環境的變化來調整。如果取樣結果顯示霉菌污染嚴重,應增加監控頻率,并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6、內控管理-添加食品防腐劑
使用防腐添加劑:
專家介紹,防腐劑在食品工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防止食品變質,減少食品浪費,保障食品安全。按照“新國標”中合規使用的防腐劑都是安全的。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中批準使用的防腐劑有25種。就烘焙制品而言,當前比較常用的替代品包括丙酸及其鈉鹽、鈣鹽,山梨酸及其鉀鹽、乳酸鏈球菌素和ε-聚賴氨酸等。
7、外控添加-食品保鮮產品
外控型保鮮方案能夠有效延長食品貨架期,保證食品出廠的原風味,是食品廠食品保鮮不可或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