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有效管控過敏原至關重要。為切實防范因過敏原交叉污染而引發消費者健康隱患,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特精心制定本管理程序。
本程序旨在確保食品廠原輔料庫內的過敏原物料與非過敏原物料實現精準區分與科學管理,從源頭杜絕因物料混放造成的食品安全風險,為食品安全生產筑牢堅實基礎。
二、適用范圍
本程序嚴格適用于食品廠原輔料庫內所有物料的存儲管理工作,其覆蓋范圍全面滲透至食品生產、加工、包裝、儲存以及運輸的各個關鍵環節,凡是涉及到的原輔料,均需遵循本程序的相關規定執行。
三、職責
庫管人員
1.全面負責原輔料庫內物料的日常精細化管理,涵蓋物料的清晰標識、合理分區存儲以及庫存記錄的及時準確更新等各項操作,確保物料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2.一旦在工作過程中發現任何與過敏原管理相關的問題,必須立即向上級部門進行匯報,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質量管理人員
1.統籌組織對原輔料庫的定期清查工作,精準識別出各類過敏原物料,為后續的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據。
2.根據企業的實際運營狀況,科學制定并高效實施人員培訓計劃,針對庫管人員以及相關操作人員開展系統的過敏原管理培訓,并嚴格進行考核,切實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和管理能力。
3.按照既定的檢查周期,定期對原輔料庫的過敏原管理情況進行嚴格監督檢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督促相關責任人進行整改,并對整改效果進行全面驗證,確保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生產部門
積極配合原輔料庫的清查工作,毫無保留地提供物料用途和成分等關鍵信息,全力協助質量管理人員精準識別過敏原物料。
四、程序內容
(一)物料清查與識別
1.質量管理人員按照固定的時間周期(每[X]月),或者在發現潛在問題時,迅速組織庫管人員以及生產部門相關人員,對原輔料庫內的所有物料展開全面細致的清查工作。
2.清查過程中,依據物料的詳細成分信息、產品說明書等權威資料,并參考常見過敏原清單(包括酪蛋白酸鈉、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大豆、小麥、魚類、貝類、芝麻等,且該清單會根據行業動態和實際需求定期進行更新),運用專業知識和嚴謹態度,準確無誤地識別出過敏原物料和非過敏原物料。
同時,將識別結果詳細記錄在《原輔料清查及過敏原識別表》中,記錄內容包括物料名稱、批次、數量、是否為過敏原物料、過敏原種類(若為過敏原物料)等關鍵信息。
(二)存儲區域規劃與標識
1.分區設置:
在原輔料庫內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規劃,專門劃分出獨立的過敏原物料存儲區域和非過敏原物料存儲區域。
采用堅固耐用的物理隔斷(如貨架分隔、圍欄等),或者設置醒目的標識線(如寬度至少 5 厘米的黃色實線),實現兩個區域的明確區分,避免物料混淆。
2.標識管理:
在過敏原物料存儲區域的入口處或其他顯著位置,牢固設置“過敏原物料存儲區”標識牌。標
識牌選用耐磨損、耐腐蝕的優質材料制作,顏色統一采用醒目的紅色,字體大小不小于50號,確保清晰可見。
此外,針對每種過敏原物料的包裝,都要粘貼專門的“過敏原”標識,標識內容涵蓋具體的過敏原名稱(如花生、牛奶、雞蛋等)和標準的過敏原警示圖標,標識尺寸根據包裝大小進行合理適配,以達到最佳的警示效果。
(三)庫存調整
1.分類搬運:
庫管人員根據清查得出的準確結果,將過敏原物料小心搬運至專門劃定的過敏原物料存儲區域。
搬運過程中,嚴格遵循輕拿輕放的操作原則,杜絕因操作不當導致物料損壞或受到污染。
對于大型或重型物料,務必使用適配的搬運設備(如叉車、托盤搬運車等),確保搬運工作安全、高效進行。
2.庫存記錄更新:
搬運工作完成后,庫管人員需立即對庫存管理記錄進行及時更新,明確無誤地標記出每種物料的過敏原屬性、精確存儲位置、實時庫存數量、批次等重要信息,保證庫存記錄與實際庫存情況始終保持高度一致。
(四)人員培訓
1.培訓計劃制定:
質量管理人員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運營狀況和發展需求,制定年度過敏原管理培訓計劃。
培訓對象主要包括庫管人員和物料搬運操作人員,培訓內容全面涵蓋常見過敏原知識、精準的過敏原物料識別方法、規范的操作流程以及違規操作可能帶來的嚴重危害等方面,確保培訓內容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2.培訓實施與考核:
嚴格按照培訓計劃組織開展培訓活動,培訓結束后,對參訓人員進行嚴格的考核。考核方式靈活多樣,包括書面考試和實際操作考核等,以全面檢驗參訓人員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和實際應用能力。
對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員,安排補考機會;
若補考仍不合格,則暫停其相關工作,直至重新培訓考核合格為止,切實保證員工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
(五)制度完善
1.制度修訂:
在原有的原輔料庫管理制度中,新增 “過敏原管理” 章節,詳細明確過敏原物料的存儲、標識、搬運、庫存記錄等方面的具體要求,以及相關人員的職責分工,使制度更加完善、規范。
2.文件發布與宣貫:
修訂后的制度經過嚴格的審核批準后,正式發布實施。
質量管理人員負責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新制度,通過集中培訓、線上學習等多種方式,確保每一位相關人員都能深入理解并嚴格執行新制度的各項規定。
(六)監督檢查
1.定期檢查:
質量管理人員依照預定的檢查計劃(每周或每月),對原輔料庫的過敏原管理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
檢查內容包括物料分區存儲是否合規、標識是否完整準確、庫存記錄與實際庫存是否一致等關鍵方面,確保管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符合要求。
2.問題處理:
一旦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問題,立即填寫《原輔料庫過敏原管理問題檢查表》,詳細記錄問題描述、發現時間、地點等信息,并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明確確定整改責任人和合理的整改期限。
質量管理人員持續跟蹤整改情況,對整改效果進行嚴格驗證,確保問題得到有效徹底的解決。
五、相關記錄
《原輔料清查及過敏原識別表》
《原輔料庫過敏原管理問題檢查表》
《培訓記錄》(包含培訓計劃、培訓教材、培訓簽到表、考核成績等)
《整改報告》
六、生效日期
本程序自x年x月x日起正式生效,全體員工必須嚴格遵守執行。